7月21日,我集团组织召开了新申报的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微专业的培养方案线上论证会,分别邀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小强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贤杰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邹爱丽教授担任论证专家。学院副院长李志强教授、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武锋锋副教授、教师代表王晓花博士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汇报,其他相关教师和教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论证会由张贤杰教授主持。
李志强代表学院向参加论证会的校外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本次论证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和低空技术与工程微专业的申报背景和过程,强调新专业申报紧跟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态势,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及长远发展纲要,补齐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技术升级带来的人才缺口,结合教育部与学校要求切实培养掌握现代飞行器制造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工程人才。
武锋锋汇报了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申报工作,介绍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态势,分析了我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调研了我国制造端人才需求,总结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展示了围绕人才培养计划所设置的课程。
王晓花汇报了低空技术与工程微专业申报工作,介绍了微专业设置需求与前景、建设条件与保障。重点汇报了微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培养方法和评价体系。
三位专家听取申报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新专业申报组前期所作的一切工作,从培养目标、课程与学分设置、实践环节等达成度方面进行了讨论与质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细化市场需求分析,从人才需求与供应数据对比突出新专业申报的必要性;二是凝练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将专业特征与我集团特色有机结合,达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效果;三是增加更贴近飞行器制造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
三位专家一致认为本次论证会所申请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和低空技术与工程微专业符合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培养条件与经费保障充分,建议批准设立。

此次论证会为我集团新专业申报提供了宝贵意见,校外专家结合自身教学和本校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为本次申报工作完善了培养计划、凝练了学校特色。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我集团将圆满完成新专业申报,在未来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我集团专业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复合型交叉人才。
初审:赵嘉琛
复审:李志强
终审:王银兵